close

DSC_7359.jpg
結實累累,俯瞰斗羅河的葡萄園


斗羅河是葡萄牙的酒業命脈,數百年來這裡產出香甜醇美的波特酒,且陳年潛力遠超過干紅酒,好的年份波特要達適飲期至少需30-40年,舉例而言位於斗羅河中段(Cima Corgo)的波特酒商Quinta do Noval著名的年份波特"Nacional" 在國際拍賣會上屢創天價,單瓶價格高達數十萬台幣,令人驚嘆;此外在最近60年內斗羅河產出的干紅酒更是讓世界驚艷,斗羅河干紅酒之父Fernando Nicolau de Almeida在1950年為波特酒商Ferreira的品酒師及釀酒技術顧問,他在1950年到波爾多學習干紅酒的釀製技術後,回到斗羅河上游(Douro Superior)隸屬家族產業的Quinta do Vale Meão開始釀製干紅酒,他選用來自等級較高葡萄園的葡萄並藉由鐵路從波爾圖(Porto)運冰塊至上游以控制酒精發酵的溫度(因當時斗羅河上游缺電,他不得不如此),就在這樣克難的環境下釀出了1952 年Ferreira's Barca Velha,首年份即為傳世傑作且價格與波爾多一級酒莊不相上下。

看到了這裡可能跟瓦多有一樣的疑問,是甚麼原因讓斗羅河這條數百年以波特酒自豪且聞名於世的產區,在一夕之間產出不遜於波爾多一級酒莊的干紅酒呢? 是葡萄品種呢?還是風土呢?還是來自.......上帝的親吻呢? 事實上斗羅河釀製干紅酒的歷史遠超過Barca Velha成名之後的60年,在此之前斗羅河已產出清淡且供當地人飲用的紅酒,但當時沒人把干紅酒當一回事,因為數百年來斗羅河的靈魂體現在波特酒之上,每年酒業管制當局IVDP(Instituto dos Vinhos do Douro e do Porto)在葡萄採收前會發給各波特酒商該年度的波特酒產量限額,葡萄牙人稱為"Benefício",在酒商採收與收購完葡萄達波特酒製造上限之後,過產的葡萄當地人就拿去發酵蒸餾出用於強化波特酒的白蘭地(事實上並非白蘭地,為中文誤譯且葡文為"Aguardente",酒精度數高達77%的蒸餾酒,但因積非成是故沿用白蘭地),再剩餘的葡萄就拿去釀干紅酒,當地人則給予此類干紅酒一個難堪的名字"Consumo"。早在1850年代斗羅河的英國波特酒商人Joseph James Forrester 就在他的著作"A word or Two on Port Wine"中提及酒商應注重干紅酒的釀造,且揭露波特酒商贗造波特酒的內幕,但當時沒人重視他的言論。Joseph James Forrester更深入當時波特酒商鮮少前往的斗羅河上游,並且繪製了第一份完整的斗羅河地圖,Joseph James Forrester雖然不是斗羅河之父,但沒有他今日世人就無法了解斗羅河的產區,他帶領了後人跟隨他的腳步一探斗羅河的美與崎嶇,也帶領了瓦多。但很不幸地Joseph James Forrester在1861年的5月12號死於一場船難,地點在上游河流湍急的Cachão de Valeria,船經此地時翻覆,他在河水中嘗試游向河岸邊,但他腰間的錢幣袋太重以致他沒入河中,他的屍體隨後在較下游的Pinhão被發現。然而他對干紅酒深具洞見的理念一直要到100年後才由斗羅河干紅酒之父Fernando Nicolau de Almeida具體實現。

Joseph James Forrester 

圖片註: Joseph James Forrester;出處: 維基百科


來到了斗羅河,很難不被梯田似的葡萄園與四處可見的橄欖樹所吸引,斗羅河在2001年被UNESCO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遺產,風貌絕倫且就氣候而言,斗羅河受西風帶影響,雨量集中於冬季與春季,從斗羅河下游的港口城市波爾圖Porto到中游的Regua與中游上段的Pinhão及最上游的Pocinho,雨量從海岸邊雨量豐沛達1,200毫米的波爾圖Porto一路沿斗羅河而上遞減,到鄰近西班牙邊界之處年均雨量僅有300-400毫米,從沿岸類地中海型氣候至上游接近西班牙La Mesta高原的大陸性氣候,斗羅河的葡萄園就沿山壁而建且隨海拔高低與方位面相,形成多樣的氣候條件,也造就斗羅河干紅多樣的變化。斗羅河底土主要以片岩(Schist)為主偶有花崗岩,表土深度僅1-2公尺,葡萄園在過往以梯田式而建,當地人稱"Socalcos",以大量的片岩堆砌而成形成階梯,表土平面與石階呈直角,然而傳統Socalcos的缺點在於無法機械耕作,且葡萄全需手工採收,果農需在一階又一階的葡萄園爬上爬下,照護與收成需大量勞力且辛苦。Socalcos的形式也影響了單位面積種植葡萄藤的數量,每階葡萄園僅能種植1-2排葡萄樹,平均而言每公頃僅能種植3000-3500株葡萄樹,在1870年代根瘤蚜蟲病Phylloxera入侵斗羅河之後,許多Socalcos形式的葡萄園遭遺棄,於今日依然可見。

Socalcos 

註: 傳統由片岩推砌而成的Socalcos

在稼接美國抗根瘤蚜蟲的砧木(rootstock)後,葡萄產量逐漸回復,為改善傳統Socalcos單位面積葡萄藤種植密度低的問題,Quinta do Noval的莊主Luiz Vasconcelos Porto在1920年代首創傾斜式的改良Socalcos,葡萄園一樣建築在石階之上,但Vasconcelos讓葡萄園表土與石階傾斜迎合地貌,讓葡萄園傾斜產生更大的種植面積,所以單一石階上可種植更多排的葡萄樹,一舉提高種植密度至5000-6000株/公頃,成功提高產量與經濟規模。

Quinta do Noval首創的新式Socalcos 新舊Socalcos 

註: 上圖為Quinta do Noval改良後的傾斜式Socalcos;下圖左為舊式Socalcos,右為Quinta do Noval首創改良式Socalcos,清楚可見改良後Socalcos可種植多排葡萄樹


然而在1870年代根瘤蚜蟲入侵與重植後的葡萄園在1960年代面臨葡萄樹齡過高且普遍面臨單位面積產量過低以致果農與波特酒商無法維持經濟規模的窘境,所以波特酒商Ramos Pinto的José António Rosas與他的姪子João Nicolau de Almeida 在當時的時空背景下創立了CEVD(Centro de Estudos Vitivinícolas do Douro),致力推動斗羅河葡萄園農作的創新與機械化,他們首創新式葡萄園"Patamares",首先在Ramos Pinto旗下的酒莊Quinta do Bom Retiro建置Patamares形式葡萄園,且逐步推廣。Patamares同樣為梯田貌但無片岩堆砌,所以階與階之間直接讓表土裸露,每階種植數排葡萄樹提高種植密度,但這樣地種植很快地導致災難,因為葡萄樹排與排之間的空間過於狹窄,而在葡萄園穿梭的牽引機重心過高,時常導致牽引機直接倒下山壁造成人員傷亡,所以後續改良的Patamares葡萄樹排與排之間的間隔提高至2.2公尺,相比初始設計僅1.3公尺。

 Patamares Patamares 

註: 兩圖皆為Patamares,表土裸露土壤易流失


CEVD不僅致力研究葡萄園的種植形式,也致力研究葡萄園中上百種的原生品種,嘗試挑出產量高且對病蟲害具抵抗力的Clone克隆。斗羅河在過往因釀製波特酒,需產出酒體渾厚、不偏重單一調性、與產量穩定的葡萄,所以波特酒商數百年來選擇在葡萄園中混和種植數十種甚至百種葡萄品種,不僅產出的波特酒酒體渾厚醇美,不同葡萄品種對於乾旱、黴病、蟲害的抗性高低不一,在過於乾旱的年份耐旱葡萄樹可以確保產量穩定,在雨量過多的年份抗黴病的葡萄樹也可以確保收成,混和種植的葡萄園讓葡萄樹互補優缺點,也確保果農與酒商每年可以有穩定產量。然而,CEVD為推動機械耕作與挑出產量高的Clone克隆,在1968年進行了一系列的實驗,並於5年後從既有的主要品種中挑出了5個紅葡萄品種,葡萄牙人稱為"Top cinco"(Top five),這5種葡萄分別是"Touriga Nacional、Touriga Franca、Tinta Barroca、Tinta Roriz、 Tinto Cão"(Tinta Roriz在Alentejo被稱為Aragonês,西班牙稱Tempranillo)。在1980年代波特酒商與世界銀行的低利率放貸合作下,斗羅河進行了大規模的Top five單一葡萄品種葡萄園的種植,以Patamares形式重植且面積達2800公頃,所以1980-90年代斗羅河谷就在炸藥爆炸聲與推土機的轟隆聲中度過,而這5個品種就是現今各位享用斗羅河干紅酒最常聽到的品種,CEVD的努力不僅影響了斗羅河的地貌,更在30年後的今天深深地影響了你與我對於斗羅河干紅的認識。

DSC_7359.jpg 

註: Top five 其中之一的Tinto Cão


雖然在Patamares的形式下葡萄園可以機械耕作與採收,但Patamares的葡萄種植密度最高僅達3500株/公頃,且因種植密度低導致葡萄樹之間競爭降低,葡萄果實以外的器官生長過於茂密,果農平常照護修剪更為辛苦,競爭降低更導致葡萄品質下滑,不僅如此,Patamares階與階之間裸露表土的做法讓葡萄園長期飽受土壤侵蝕,許多葡萄樹在土壤流失之下逐漸露出根系。所以新式的葡萄種植形式"Vinha ao alto"在1980年代中波特酒商Ferreira的努力下發展而生,Vinha ao alto首先在Ferreira自家的酒莊Quinta do Seixo執行且獲得成功,Vinha ao alto可以允許機械耕作,種植密度也可高達5000株/公頃,且避免土壤流失問題。然而Vinha ao alto 因機械耕作的需求,故受限於坡度,現今在坡度小於35度的坡面可見Vinha ao alto。

DSC_7386.jpg 上為Vinha ao alto,下為Patamares 

註:上圖為Vinha ao alto由下往上看;下圖右邊為Patamares,上方即為Vinha ao alto


儘管在CEVD與波特酒商的努力改善下,葡萄園的建置更好,但迄今依然有超過50%的葡萄園依然維持Socalcos的形式,也就是說大部分的葡萄園葡萄品種依然混和,依然需要大量勞力在階與階之間的葡萄園中採收,且因葡萄品種混和,各葡萄品種成熟時程不一,所以同一個葡萄園果農需依不同葡萄品種成熟分數次採收,相當耗時耗力。然而各生產者其實對混和品種葡萄園相當驕傲,通常各酒廠的旗艦款都來自平均樹齡超過百年的混和品種葡萄園,且葡萄園產量相當低,例如Domingo Alves de Sousa旗下Quinta da Gaivosa 中的旗艦酒款Vinhas de Lordelo,Lordelo這個只有幾公頃的葡萄園樹齡超過百歲,是根瘤蚜蟲入侵後重植保留下來的葡萄園,平均產量低於10hl/hectare!!! 更重要的是釀酒師也認為混合品種葡萄園釀製的干紅比單一品種更好。

DSC_7323.jpg 

註:果農辛苦地在階梯式葡萄園中採收與移動


看到了這裡,各位讀者是不是忽然覺得斗羅河干紅似乎有深度起來了,幾乎每一瓶葡萄酒都是果農在烈日當頭下,爬上爬下辛勤地採收而來,葡萄牙人數百年來為釀造出一瓶比一瓶更佳的波特酒,在斗羅河谷開墾所花費的心力非一般人所能想像,波特酒是世界與葡萄牙人共同的記憶,波特酒的釀造工藝更在家族間一代一代地傳遞,緊密地結合家族血脈且後人小心翼翼地恪守傳統。而今在世界風行干紅酒的態勢下,斗羅河在短短數十年間遽力改造酒業,僅僅60個年頭過去就產出媲美波爾多一級酒莊的干紅,尤其斗羅河干紅的平均酒質更在過去數十年間取得不可思議的進展,各位讀者身為葡萄酒愛好者務必要嚐試斗羅河美酒,始知其潛力。這篇文章到這裡......還沒結束,是不是覺得瓦多很煩!! 講了老半天以為要收尾了,文章竟然還沒結束!! 各位上個廁所,喝杯茶吃個點心吧,就像盛竹如所說: 讓我們繼續看下去吧!!

接下來讓我們來稍微了解斗羅河葡萄園的分級制度吧! 斗羅河葡萄園的分級制度由Álvaro Moreira Fonseca於1940-50年代一手創立,他設立12個參數,包含葡萄園所在區域、海拔、平均產量、土壤類型、葡萄藤整枝方式、種植葡萄品種、坡面傾角、面向、土壤成分、葡萄藤樹齡等依各分項給分加總,葡萄園最高可達2,031分,最低可達負3,129分(當然沒有這麼低分的葡萄園),並依總分將葡萄園分類從等級A-I,總分大於1,200分即為A級葡萄園,總分介於負201-400即為I級葡萄園。Álvaro Moreira Fonseca的分類依據為葡萄園農業特性與過往產出的波特酒品質而設計出葡萄園分級制,A-B級的葡萄園通常坐落於河谷較低處,所在位置通常在Pinhão週圍(Cima Corgo)與斗羅河上游(Douro Superior),B-D級的葡萄園通於位於Regua(Baixo Corgo),葡萄園分級越高,產出葡萄的收購價越高,"通常"葡萄品質也越好。對釀造干紅酒的生產者來說,這其實是個敏感問題,因為分級制是為波特酒所需葡萄而設,但是釀造干紅酒所需葡萄的品質與地理氣候所需條件不見得與波特酒一致,例如位於Regua(Baixo Corgo)的著名生產者Domingo Alves de Sousa對我說: "The classification is for Port!! not for still red wine, this is very important!!",他會理直氣壯地這樣說是因為他大部分的葡萄園是C-D,但Alves de Sousa的酒Robert Parker愛的不得了,分數一直都很高,難道是Robert Parker舌頭壞了嗎?(大概Rober Parker是以罩杯來理解斗羅河葡萄園分級!?) 這...........瓦多還是不置喙好了。但如果各位到再上游一些圍繞Pinhão的酒莊,例如Douro boys其中之一的Quinta Vale D. Maria 莊主 Van Zeller則很驕傲地告訴瓦多: "We use A-grapes only!!",究竟葡萄分級高低是不是會影響最終干紅酒的表現,我想這個問題留待各位細細品嚐他們的紅酒,再留言告訴瓦多吧。

斗羅河地圖簡圖 

註: 取自IVDP的斗羅河產區簡圖,可見Baixo Corgo、Cima Corgo、Douro Superior


相信閱讀完上述內文後,各位對於斗羅河的現今梯田式的地貌不再霧裡看花,對斗羅河也干紅酒開始具有一定概念,斗羅河釀製紅酒的概念與葡萄耕作方式與其他產區不同,尤其與各位熟知的法國大相逕庭,在單一品種干紅的世界潮流下,斗羅河就像出淤泥而不染的淨土,生產者與果農無比地重視數百年來既有的原生品種,致力於探究原生品種特性並且釀造絕世佳釀。斗羅河特殊的地貌、多樣的氣候條件與混合品種的葡萄園賦予斗羅河干紅酒層出不窮的變化,在Cabernet Sauvignon、Merlot、Pinot Noir、Syrah/Shiraz的狂潮中,斗羅河的原生品種相比之下,毫不遜色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各位讀者有機會一定要多嚐試,才能跳脫單一國際品種思維,體會葡式風情與斗羅河干紅之美。這篇文章真的是耗費瓦多非常多心力才完成,請大家不吝惜幫瓦多分享,畢竟各位讀者的支持才是支持瓦多繼續寫的動力壓~~

以下附幾張圖供各位讀者欣賞,傷眼的話請多包涵,有想跟瓦多分享的心得也請留言優~

DSC_8065.jpg 

註:左邊城鎮即為Cima Corgo的核心Pinhão,河流為斗羅河

DSC_8079.jpg 

註: 下方為斗羅河,連綿的葡萄園,美的不可思議

DSC_7853.jpg 

註: 天氣好的斗羅河就是這麼美呀~


圖片連結: James Joseph Forrester取自維基百科
              IVDP產區圖取自IVDP網站 https://www.ivdp.pt/pagina.asp?codPag=16&codSeccao...






arrow
arrow

    Wine Hunter-瓦多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